中医经方治疗支原体肺炎方案


支原体肺炎是由于肺炎支原体这种病原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并伴有肺炎。在过去的非典型肺炎中,支原体肺炎最常见,可以引起流行,占各种肺炎的比例在10%左右。具体症状如下:

1、潜伏期症状:支原体肺炎的特点就是潜伏期可以达到2-3周,起病比较缓慢,甚至有少部分病人没有症状。这种支原体感染常以气管支气管炎、肺炎、耳鼓膜炎等形式出现,而以肺炎最常见,也是最重的情况;

2、发作期症状:支原体肺炎发病初期常有乏力、头痛、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发热的温度高低不一,高热时可以达到39℃以上。发病2-3天以后常可以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症状,比如刺激性咳嗽、咳痰、黏液性脓痰,部分患者可以出现痰中带血。热度恢复正常以后还可以遗留咳嗽,或者伴有胸膜疼痛。

中医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认识

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中医学属“肺炎喘嗽”范畴,属于外感病,外因主要为外邪侵袭,内因责于正气不足(小儿多因肺、脾常不足,形气未充,腠理不密,藩篱不固;年老体虚之人,多因正气日衰),卫外不固而易感邪气。

(一)儿童

【主要病机】外邪侵袭,循经而入,引发肺气郁闭,郁久化热,灼液成痰,痰阻气道,肺气不得宣畅而上逆,出现发热、喘嗽。

肺炎支原体肺炎初期风热之邪从皮毛或口鼻而入,侵犯肺卫,由表入里,为风热闭肺证,相当于肺炎轻症;热邪羁留,炼液成痰,痰热互结,痰瘀阻肺发展为痰热闭肺证,相当于肺炎重症;如病情未得到控制,进一步加重,则可发展为心阳虚衰证、邪陷厥阴证等,相当于肺炎危重症。

若余邪未尽,临床可表现正虚邪恋证;若邪热已退,伤及气阴,临床可表现肺脾两虚证。

(二)成人

【主要病机】感邪初期,卫气被遏,以恶寒为主,而后正邪抗争、外寒里热(急性期)而恶寒、壮热、头身痛,邪气闭肺较轻,肺气不利而干咳、少痰,临床大多为此证。

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少见,但本次患儿较多,家长因身处环境(家中照顾患儿),邪气较重,加之劳累耗伤正气而发病,并非正气绝对不足,临床证型多数为外寒里热,预后良好。也有少部分成人平素正气不足,治疗后出现正虚邪恋(恢复期),肺气不利,高热退而仍有低热、乏力、久咳症状。


支原体肺炎常见证型中医治疗方案

(一)

儿童常见证型及中医治疗方案

1.急性期(感染期)

(1)风热闭肺证(轻症)

【证候表现】发热重,微恶风寒,咳嗽,有痰,咽痛,流涕,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浮数。

【治法】辛凉开闭,宣肺止咳。

【方剂】银翘散合麻杏石甘汤加减。

【常用药物】金银花、连翘、炒牛蒡子、芦根、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生甘草等。

【临证加减】鼻塞流涕者,加蝉蜕、辛夷等;痰黄黏稠者,加前胡、瓜蒌等。发热重者,可重用生石膏。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非药物疗法】

①穴位贴敷:蜜麻黄、蜜桑白皮、葶苈子等清热止咳化痰药,研末醋调,敷于大椎、膻中、肺俞穴,每日1次,每次贴敷时间2-4小时不等。

注意:根据患儿年龄、皮肤敏感情况适当调整贴敷时间。皮肤破损或有皮疹者忌用。

②拔罐:背俞穴,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可连续3天。

③推拿:平肝清肺,清天河水,点揉曲池,拿肩井。

(2)痰热闭肺证(重症)

【证候表现】壮热烦躁,咳嗽痰多,黏稠色黄或喉间痰鸣,或有痰难咯伴喘促,面赤口渴,胸闷胀满,小便黄少,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

【方剂】麻杏石甘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

【常用药物】炙麻黄、生石膏、炒杏仁、生甘草、葶苈子、蜜桑白皮、姜半夏等。

【临证加减】痰声重浊、咳吐不利者,加炒苏子、浙贝母、天竺黄等;肺部实变、痰瘀阻络者,加桃仁、当归、丹皮等;便秘腹胀者,加厚朴、炒枳实、炒莱菔子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非药物疗法】

①穴位贴敷:大黄、芒硝研末,蒜汁调和,外敷背部肩胛间区及肺部听诊啰音密集处,有利于粘痰咳出。每日1次,每次15-20分钟。

注意:根据患儿年龄、皮肤敏感情况适当调整贴敷时间。皮肤破损或有皮疹者忌用。

②拔罐:背俞穴,每次10分钟,每日1次,可连续3天。

③推拿:平肝清肺,退六腑,清天河水,点揉曲池、大椎、肺俞。

(3)心阳虚衰证(危重症)

【证候表现】面色突发灰白,呼吸短促,出冷汗,四肢厥冷,脉细欲绝。

【治法】回阳救逆,益气固脱。

【方药】独参汤或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减。

【常用药物】人参、附子、生龙骨、生牡蛎、白芍、炙甘草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4)邪陷厥阴证(危重症)

【证候表现】神昏谵语,壮热烦躁,呼吸困难,抽搐项强,口周发青,或衄血便血,舌质红绛,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方药】清营汤合羚羊钩藤饮加减。

【常用药物】羚羊角、钩藤、茯神、贝母、黄芩、黄连、生栀子等。

【临证加减】痰多黏稠者,加胆南星、天竺黄、石菖蒲、郁金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 。

2.恢复期

(1)正虚邪恋证

【证候表现】低热,干咳少痰,手足心热,自汗或盗汗,纳差,大便偏干,舌质红嫩,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无力。

【治法】益气养阴,清解余热。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

【常用药物】淡竹叶、生石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扁豆、桑叶、玄参、生地黄等。

【临证加减】低热起伏者,加青蒿、地骨皮等;咳嗽咳痰者,加炙百部、浙贝母、化橘红等;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2)肺脾两虚证

【证候表现】咳嗽无力,少气懒言,乏力自汗,纳差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治法】补肺健脾,益气化痰。

【方药】人参五味子汤加减。

【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五味子、麦冬、炙甘草等。

【临证加减】时有咳痰不利者,加化橘红、紫菀、款冬花等;纳呆食少者,加焦三仙、砂仁、薏苡仁等;多汗者,加麻黄根、浮小麦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非药物疗法】

针对恢复期患儿可采用穴位贴敷和推拿。

①穴位贴敷(伏九贴敷):延胡索、白芥子、细辛等药研末姜汁调匀,每伏和每九贴敷于患儿膻中、大椎、肺俞等穴位上,每伏和每九贴敷1次,3年为1疗程。

注意:根据患儿年龄、皮肤敏感情况适当调整贴敷时间。皮肤破损或有皮疹者忌用。

②推拿:清补脾,平肝清肺,揉二马,捏脊。

(二)

成人常见证型及中医治疗方案

1.急性期(感染期)

外寒里热证

【证候表现】恶寒,高热,咳嗽,咯粘痰,饮食二便正常,舌质淡或红,苔白,脉浮滑或浮紧。

【治法】解肌退热,宣肺止咳。

【方药】麻杏石甘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物】炙麻黄、生石膏、杏仁、陈皮、法半夏、荆芥、紫菀、百部等。

【临证加减】热盛者,加地骨皮、生石膏加量等;便秘者,加大黄、厚朴、瓜蒌仁等;气虚者,加黄芪、人参等;阴虚者,加麦冬、生地等;阳虚者,加附子、干姜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非药物疗法】

①大椎穴刺血拔罐。

②穴位贴敷:延胡索、细辛、白芥子等药碾成粉末,姜汁调成膏状,贴敷于天突、膻中、肺俞、膈俞、足三里、定喘等穴位 ,每日1次,每次1~2 小时,5天为1疗程。

注意:根据患者年龄、皮肤敏感情况适当调整贴敷时间。皮肤破损或有皮疹者忌用。

③刮痧: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双手臂内侧手太阴肺经处刮痧治疗,5-7天1次。

2.恢复期

正虚邪恋证

【证候表现】低热,干咳少痰,咳嗽剧烈,纳差,大便偏干,舌质红嫩,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无力。

【治法】清解余热,宣肺止咳。

【方药】竹叶石膏汤合止嗽散加减。

【常用药物】淡竹叶、生石膏、北沙参、玉竹、麦冬、天花粉、杏仁、紫菀、百部、僵蚕、木蝴蝶、蝉蜕等。

【临证加减】低热起伏者,加青蒿、地骨皮等;咳嗽咳痰者,加炙百部、浙贝母、化橘红等;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浮小麦等。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400ml,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可服用5-7天。

【非药物疗法】

①穴位贴敷:延胡索、细辛、白芥子等药碾成粉末,姜汁调成膏状,贴敷于肺俞、膏肓、大椎、天突、膻中穴,隔日1次,每次1~2 小时,10天1疗程。

注意:根据患者年龄、皮肤敏感情况适当调整贴敷时间。皮肤破损或有皮疹者忌用。

②针灸:取风门、肺俞、厥阴俞、T2~T4 夹脊穴等;膻中、孔最、列缺、鱼际、三阴交、太溪、足三里、关元、少商、商阳等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每天1次,7天1疗程。

四、预防调护

日常起居需注意防寒保暖,保持周围环境空气流通。

饮食上应补充必要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奶、鱼肉、豆制品等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维生素A能保护呼吸道黏膜,维生素C则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病原体感染。故宜多食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C的食物,如鱼类、蛋黄、胡萝卜、菠菜、新鲜水果等。

中医可选用代茶饮、药膳食养、小儿推拿等方法来预防。

1.代茶饮

【组成】太子参5g,北沙参5g,金银花3g,芦根3g。

【用量用法】每日一剂,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频频饮服。平素身体虚弱者可在上方加生姜丝1.5g、大枣1.5g。

【适用范围】以上剂量为7-14岁儿童每日推荐剂量;成人代茶饮可剂量加倍应用;7岁以下儿童不推荐口服代茶饮预防。

2.药膳食养

(1)黄芪红枣茶

【组成】黄芪10-20g,红枣10g。

【制法】将黄芪、红枣共煎汤代茶饮。

【功效】健脾益气固表。

(2)冰糖炖雪梨

【组成】雪梨1个,冰糖适量。

【制法】雪梨去皮,加水及冰糖炖服。

【功效】润燥止咳。

(3)百合杏仁粥

【组成】百合10-20g,甜杏仁6-10g,粳米50g。

【制法】百合、甜杏仁、粳米分别洗净,加水熬煮成粥。

【功效】润肺健脾,益气养阴。

3.小儿推拿

(1)补脾经

【操作方法】拇指指腹(末节螺纹面)顺时针旋推为补,或者从指尖到指根直推,操作200次,约3分钟;

(2)清肺经

【操作方法】无名指螺纹面,从指根到指尖直推,操作200次,约3分钟;

(3)捏脊

【操作方法】用拇指的指腹和食指的中节靠拇指的侧面,从尾骨长强穴,沿脊柱两侧捏拿捻动患儿的背部皮肤至颈部大椎穴,边捏边提3-5遍;

(4)按揉足三里

【操作方法】膝关节犊鼻下三寸,胫骨前缘旁开一横指,按揉200次,约5分钟。

闽ICP备2022007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