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方治胃病(最全胃病知识)

胃病十大症状、中成药、汤剂推荐

胃病十大症状

一、口味异常

口苦——胆气上逆,肝火上炎,胃火内炽——以苦制苦(热清苦味自除)

口甜——湿困脾胃,脾胃湿热——运脾燥湿(平胃散、连朴饮)。

口酸——肝热乘脾——清泄肝热(左金丸)

口咸——多为肾虚至肾液上乘,虚火用滋肾丸(黄柏、知母、肉桂),虚寒

用附桂八味丸。

口辣(麻)——多为肺热,治以泻白散。

口淡——外感风寒,胃有湿浊,脾胃虚弱。

口腻——湿浊阻胃——祛湿化浊(平胃散)

口臭——胃火炽盛(泻心汤),消化不良(保和丸)


二、泛酸

胃内酸性内容物经食管返入口腔称泛酸。常伴胃灼热。

吐酸为泛吐酸水,吞酸为胃中有酸感或泛酸不吐。

发生机理:1.下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如胃-食道返流病、贲门失弛缓症

2.胃排空功能降低,如胃轻瘫

3.食道动力性疾病,如食道清除功能下

中医治疗: 胃热——吐酸伴有热象——左金丸

胃寒——吐酸伴有寒象——香砂六君子丸

加海螵蛸15g、瓦楞子15g、牡蛎、浙贝母、白螺丝、白及、五倍子等。

西医治疗:

1.食道及胃动力药:胃复安、吗丁林、西沙必利

2.制酸药: (1)抗酸药:胃舒平、硫糖铝等

(2)H2-受体拮抗剂:西米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3)质子泵抑制剂:奥米拉唑、兰索拉唑


三、嗳气(噫)

嗳气——是指胃中之浊气上逆,经食道由口排出的病证。

病机:

1.胃动力异常,排空障碍。

2.消化不良,胃肠积气。

3.吞气症(胃神经官能症)

治疗:

肝胃不和——疏肝和胃降逆——柴胡疏肝汤。

中焦气滞——理气和胃降逆——半夏厚朴汤

食滞不化——消食导滞——保和丸

胃中痰火——清热化痰,和胃降逆——黄连温胆汤

咽喉梗阻感

病机----胃咽合病(《重楼玉钥》:咽者,咽也,主通利水谷,为胃之系,乃胃气之通道也。)治疗----胃咽合治

以胃疗咽:咽喉症状是胃病的一种临床表现,胃病治愈,咽喉症状也消失。

以咽察胃:咽喉部黏膜改变与胃黏膜改变有较大的一致性。一般而言,咽病性质常为热多寒少,而胃病性质常为寒多热少,所以用药过寒过热都不宜。

萎缩性胃炎,咽部粘膜萎缩,血管显露,干而少津,多为胃阴虚,用益胃汤或沙参

麦冬汤,加玄参、木蝴蝶。

反流性胃炎,咽部粘膜充血、糜烂,多为肝胃郁热或肝郁气滞,用左金丸加柴胡疏肝汤,加桔梗、蝉衣牛蒡子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脘胀、嗳气日久,咽粘膜色暗肥厚,滤泡增生,多为脾胃失运,用六君子汤、半夏泻心汤加贝母、厚朴等。

辨便治胃咽:胃、咽、大便三者相互影响。

咽痛:便结者用牛蒡子、木蝴蝶、胖大海,便溏者用诃子

胃热:便结者用黄芩、蒲公英;便溏者用黄连、白花蛇舌草。

胃胀:便结者用厚朴、莱菔子;便溏者用山楂、神曲。

腹痛:便结者用白芍、枳实、厚朴;便溏者用木香、乌药。

气虚:便结者用太子参、玉竹;便溏者用党参、山药。

调护----胃咽同护。禁食或慎进浓茶、洒、烟、冰冻食物、芋头、红薯、马铃薯、豆类、藕、米粉等。


四、呕吐(恶心)

呕吐是胃或部分的小肠内容物,通过食道逆流经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恶心为上腹不适、紧迫欲呕吐感觉

病因: 1.急腹症—急性阑尾炎、胆囊炎、胆绞痛、胰腺炎、肠梗阻

2.慢性胃肠病—胃炎、溃疡病、胃癌、慢性幽门梗阻等

3.急性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肝炎

4.神经系统疾病—脑肿瘤、中枢神经感染、脑血管意外、头颅外伤等

5.循环系统疾病—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

6.代谢和内分泌疾病—妊娠反应、甲状腺功能亢进、肾衰、糖尿病酮中毒

7.药物—化疗、阿司匹林、洋地黄等

8.神经官能性呕吐—胃神经官能症、癔病、周期性呕吐

中医治疗: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肝气犯胃——舒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泻心汤、左金丸

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苓桂术甘汤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五、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

病因: 1.胃病——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食积、药物反应等

2.胆病——胆石症、胆囊炎

3.胰腺病——慢性胰腺炎、胰头癌

4.心病——心肌梗死

中医治疗:寒邪客胃——散寒止痛——良附汤、香苏散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保和丸、承气汤

肝气犯胃——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汤

肝胃郁热——泄热和胃——左金丸、柴胡疏肝汤

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失笑散、丹参饮

胃阴亏虚——养阴益胃——一贯煎、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黄芪健中丸、香砂六君子汤

2常用止痛药——玄胡索10g、木香8g、九香虫、田七


六、纳呆(厌食)

纳呆是指食欲不振,进食减少,或食后不化的表现。

病因:1.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急性胃炎等

2.慢性全身性疾病——心衰、呼吸衰竭、肝硬化、甲减等

3.代谢异常——尿毒症、高血钙症等

4.癌肿——晚期癌肿

5.药物——抗肿瘤药、洋地黄等

6.神经性厌食——病理性心态(如减肥),多见于青年女性

中医治疗:

外邪犯胃证——解表和胃——藿香正气散

脾胃虚弱证——健脾运胃——香砂六君子丸

寒湿困脾证——芳香化浊——藿朴夏苓汤

脾胃湿热证——清热化湿——连朴饮

中气下陷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脾虚胃热证——温脾清胃——半夏泻心汤

胃阴不足证——滋阴养胃——沙参麦冬汤


七、嘈杂

嘈杂——又名心嘈,是指胃中空虚,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胸膈懊农,莫名其妙的一种症状。

胃热证:

症状——嘈杂而兼恶心吐酸,口渴喜冷,心烦易怒,或胸闷痰多,多食易饥,不思饮食,舌质红,舌苔黄而干,脉多滑数。

治法——清胃降火,和胃除痰

方药——黄连温胆汤

胃虚证:

症状:胃气虚——嘈杂时作时止,口淡无味,食后脘胀,体倦乏力,舌淡脉虚。

胃阴虚——嘈杂而兼口干,不思饮食,或知饥不食,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补益胃气或濡养胃气

方药——四君子汤、益胃汤

血虚证:

症状——嘈杂兼面黄唇淡,心悸,头晕,梦多,健忘,舌淡,脉细数

治法——益气补血,补益心脾气方药——归脾汤


八、脘胀(胃脘胀满)

痞满与胃胀的比较:

痞满——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

胃胀——内觉胀闷,而外亦有形。

发生原因:

1.吞咽大量空气而致胃肠胀气

2.食物发酵(食入大量豆类、花生、山芋)

3.胃肠道通路受阻(胃肠、梗阻)

4.胃、幽门和十二指肠运动紊乱

5.气体排出障碍,气不下行而上逆入胃

3常见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下垂、胃扩张、幽门梗阻、溃疡病;肠梗阻、习惯性便秘;幽门松弛、胃动力障碍、胃轻瘫;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

常见脘胀的治疗:

脾虚气滞——运脾除胀——枳术丸、六君子汤

气机阻滞——理气除胀——四逆散

湿困脾胃——祛湿除胀——平胃散、胃苓散

食滞脘胀——消食化滞——保和丸

中气下陷——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九、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每周少于3次,伴有排便不畅,时间延长,类便量少较硬或呈栗状,或有大便不畅。

病因:

1.胃肠内容物的速度减慢。食量过少过精,肠道蠕动减弱;老年人胃肠功能衰退,甲减等。

2.排出道梗阻。直肠内脱垂,肛门痉挛等。

3.神经精神因素。抑郁、焦虑、强迫观念的心理障碍。

骶神经、腰骶脊髓受损

辨证论治:

热结便秘——苦寒泻下——承气汤、麻子仁煎

气滞便秘——顺气行滞——六磨汤、枳术丸

阴虚便秘——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便秘——养血润燥——润肠丸


十、泄泻

泄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溏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

病因: 1.肠道感染: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虫感染。

2.消化酶缺乏:萎缩性胃炎,胃癌,胃切除术后综合症;慢性肝

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

3.肠道肿瘤:结肠癌,小肠恶性淋巴瘤。

4.肠道不明原因的炎症: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5.肠道易激综合症:因肠道运动速度过快而致。

6.药物或食物过敏引起的慢性腹泻。

7.全身性疾病:甲亢,糖尿病,尿毒症,艾滋病等。

辨证论治:寒湿侵袭——散寒化湿——藿香正气散

湿热内阻——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

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脾胃虚弱——健脾益胃——参苓白术散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四神丸

十大证

一、胃寒证

辨证要点——发病急骤,以胃脘冷痛剧烈和实寒证共存为特征。

治则——温中散寒

主方——良附汤(寒湿者用藿香正气丸)

二、胃热证

辨证要点——以胃脘灼痛及实火内炽见症为主要特点。

治则——清胃泻火

主方——清胃散合玉女煎

三、食滞胃腑证

辨证要点——有伤食史,脘腹胀满疼痛和呕嗳酸腐食臭为辨证依据。

治则——消食导滞

主方——保和丸、木香导滞丸

四、湿困脾胃证

辨证要点——以寒湿或湿热内蕴和脾胃纳运功能障碍的表现共见为辨证依据?治则——化湿和中

主方——平胃散、胃苓散(寒湿困脾)

连朴饮(湿热困中)

五、饮留胃肠证

辨证要点——以胃肠有水声、脘腹胀满、呕吐清涎为辨证要点。

治则——温中化饮

主方——苓桂术甘汤

六、肝胃不和证

?辨证要点——既有肝气郁结,又有胃气不和,以胁肋及胃脘胀满窜痛、呃逆?嗳气为辨证要点

治则——疏肝和胃

主方——柴胡疏肝汤

七、胃气上逆证

辨证要点——以胃气逆上而出现呕吐、嗳气、呃逆等症为辨证要点。

治则——降逆和胃

主方——旋覆代赭汤(胃虚痰阻)

橘皮竹茹汤(阴虚胃热)

半夏厚朴汤(肝气犯胃)

小半夏汤(胃寒呕吐)

八、胃气虚证

辨证要点——以胃失和降与气虚症状共存为审证要点。

治则——益气和胃

主方——香砂六君子汤

补中益气汤(中气下陷)

九、胃阴虚证

辨证要点——以胃失和降、津液亏损与虚热内扰症状并见审证要点。

治则——养阴益胃

主方——益胃汤(胃阴亏虚)

一贯煎(阴虚胃痛)

沙参麦冬汤(阴虚呕吐)

参苓白术散(气阴两虚)

十、胃阳虚证

辨证要点——以胃失和降症状与阳虚内寒症状并见为诊断依据,

治则——温胃补中

主方——黄芪建中汤

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证)


十要方

一、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人参、干姜、黄连、黄芩、大枣、甘草

功用——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寒热虚实夹杂之胃痞、胃痛、胃灼热、嘈杂等

生姜泻心汤——上方加生姜,治水热互结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之痞证。

甘草泻心汤——上方重用炙甘草,以调中补虚,治胃气虚弱、寒热互结之痞证。

黄连汤——上方重用黄连,去黄芩,加桂枝。治上热下寒,上热则呕吐,下寒则腹痛之证

和胃调中汤——姜半夏、干姜、黄、黄芩、党参、吴茱萸、白芍、白术、茯苓、枳壳、丹参、蒲公英、海螵蛸、莱菔子

二、香砂六君子汤

组成——木香、砂仁、半夏、陈皮、党参、白术、茯苓、甘草

功用——健脾益气,和胃止痛

主治——脾胃虚弱之胃痛、胃胀、食少、呕吐等。

四君子汤——为治气虚基本方,加黄芪、山药治脾胃气虚诸证。

六君子汤——四君子加半夏、陈皮,治脾胃气虚兼痰湿证。

三、参苓白术散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莲子肉、砂仁、桔梗、大枣、甘草

功用——补气益阴,健脾助运

主治——脾胃气阴两虚之胃痞、胃痛、嘈杂、食少、消瘦及脾虚之泄泻、水肿等。

四、藿香正气散

组成——藿香、紫苏、白芷、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大腹皮、厚朴、

桔梗、生姜、大枣、甘草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寒湿、暑湿之邪所致的胃痛、呕吐、纳呆、腹泻及胃

肠型感冒发热等

五、柴胡疏肝汤

组成——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陈皮、甘草

功用——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所致的胃痛、胃胀、嗳气、呕吐、呃逆、泄泻等及胆气上逆之证

四逆散——为疏肝理气的基本方

逍遥散——四逆散去枳实,加当归、白术、茯苓、薄荷。治肝郁脾虚证

丹栀逍遥散——逍遥散加丹皮、山栀。治疗肝郁气滞化热之证

六、黄芪建中汤

组成——黄芪、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脾胃虚寒证所表现的胃痛、嘈杂、吐酸、吐清涎等

七、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人参、白术、当归、柴胡、升麻、陈皮、炙甘草

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脾气下陷证

八、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

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气痰互结(梅核气)

九、平胃散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湿滞脾胃证

胃苓散——本方加五苓散。祛湿和胃的的作用更强。

连朴饮——黄连、厚朴、半夏、山栀、芦根、石菖蒲、豆豉——用于脾胃湿热证


十、六合汤

左金丸——黄连、吴茱——清肝泻火,降逆止呕

良附汤——高良姜、香附——散寒止痛

乌贝散——海螵蛸、浙贝母——止酸止痛

芍药甘草汤——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金铃子散——金铃子、玄胡索——行气活血止痛

失笑散——五灵脂、蒲黄——化瘀止痛

其它常用方:

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小承气汤、小陷胸汤、乌梅丸、归脾汤、麦门冬汤、沙参麦

冬汤、温胆汤、旋覆代赭汤、理中汤、附子理中汤、益胃汤、泻黄汤、血府逐瘀汤、枳术汤、双枳术汤、枳术导滞丸、香连丸、保和丸、葛根芩连汤、黄土汤、麻子仁丸、痛泻要方、四磨汤、芍药汤

胃病治疗的临床体会一字经:衡“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

脾胃为中土,土为万物生化之母。

脾胃为中焦,气机升降之枢纽。

脾胃病多迁延日久,病情多复杂,常是寒热虚实错杂。

二根本

脾为后天之本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为脏腑之本。

后天滋先天。

脾为之卫。脾者主为卫。《灵枢·师传》

人以胃气为本

胃者,平人之常气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脉以胃气为本。

调理脾胃者,医中之王道也。《万病回春》。

三病因


一、内伤脾胃病

饮食所伤——饥饱失常、饮酒过度、寒热不节。

情志不遂——过悲过怒,精神紧张,久郁不解。

二、外感脾胃病

外感六淫——寒邪、湿邪、暑邪。

感染邪毒——HP感染(湿热之邪)

三、胎传脾胃病

脾胃病体质:“胃薄”、“胃不坚”。

遗传因素:溃疡病、肿瘤等。


四辨要

一、辨病

明确疾病诊断明了疾病预后优选治疗方案

二、辨证

辨明病因辨准病位辨清病性把握病势

辨病位、虚实、气血、寒热、痰湿、食积等


三、辨体(胃质)

辨阴阳虚实辨心理气质辨老少妇孕

8种胃质类型:胃正常质、胃气虚质、胃阳虚质、胃阴虚质、胃气郁质、胃蕴热质、胃湿热质、胃瘀血质


四、辨天

天人相应因时制宜

四治要:

一、以平为期

调畅气机、调整升降、协调五脏、调理气血、寒热、平衡阴阳。

二、以通为和

通是胃的功能活动的最基本条件。

上下畅通,则气机条畅,血行流利。

三、以降为顺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胃宜降则和(叶天士)——气宜降,浊宜降,食宜降。

四、以润为喜

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

胃阴的濡润以保证其受纳和腐熟功能。

临床要注意保护胃阴,不可妄用化燥伤阴之品。

胃恶燥亦恶湿,湿邪常困胃阻脾。


五关系

一、与肝系的关系:

肝木克土:生理——肝气条畅是脾胃升降如常的保障。

病理——肝脾不和,肝胃不和。

胆胃相邻——胆胃不和(胆气上逆犯胃)。


二、与心系的关系:

胃络通心——心胃同治心因性胃病(神经官能症、应急性溃疡)

胃与小肠相连——胃肠病多并发。


三、与肺系的关系:

土金母子——肺主气机升降,以助胃气通降。

胃与大肠上下相应——胃气不降则大肠传导失司,腑气不通则胃失和降。


四、与肾系的关系:

肾为脾胃阴阳之本——久病必及于肾,治久病必求于肾。

肾为胃关——肾主二便,食(饮)入于胃,糟粕从二便排泄。


五、与脾系的关系:

脾与胃相表里——同居中焦,纳运相助,升降相宜,湿燥相济。


六病素

一、寒

外寒——恣食生冷,阻遏中阳;外感寒邪,寒气客胃。

内寒——脾胃阳虚,寒从中生;肾阳不足,中阳失温。

假寒——气滞热郁,阳气阴遏,胃失温养。


二、热

实火——胃火内炽;心胃火旺;肝火犯胃。

虚火——胃阴不足,虚火内生。

阴火——中阳虚衰,虚阳浮越。


三、气

气滞——胃肠气滞;肝胃不和;肝郁脾虚——胃痛、胃胀。

气逆——胃气上逆;胆气上逆——嗳气,呃逆,呕吐,口苦。

气陷——中气下陷——胃缓、胃下。

气虚——脾气虚弱;胃气不足。

四、血

9

血瘀——胃络瘀阻(胃肿瘤、胃息肉、肠上皮化生)

出血——点状出血,大出血。

五、湿

寒湿——外感寒湿,脾虚生湿。

湿热——脾胃湿热,胃肠湿热。

痰湿——饮留胃肠(痰饮证)

六、食

食积——脾虚食滞,食滞胃肠。

闽ICP备2022007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