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芍药散九首名医医案


当归芍药散

【方药】

当归三两(9克) 芍药一斤(50克) 茯苓四两(12克) 川芎半斤(24克) 白术四两(12克)泽泻半斤(24克)

【用法】

上六味,杵为散,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散剂,每服6~9克,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或作汤剂:水煎两次,温服)。

【原文】

妇人怀妊,腹中疠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五)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十七)

【解说】

本方主治肝脾不调之腹痛。肝为木,调畅气机;脾为土,运化水湿。若脾虚湿郁,而为肝木所乘,气血壅滞,可致腹中疠痛(疼痛,绞痛,或绵绵作痛之义)。故其治当抑木扶土并举,理气祛湿兼施。当归芍药散主用芍药,其量最大,抑肝止痛。当归、川芎,调理气血;再用白术,健脾扶土。茯苓、泽泻,利水渗湿。使用本方当抓住肝郁脾虚,气滞湿阻之病机关键,凡符合本病机之病证,皆可使用。

【运用】

一、腹痛(慢性盆腔炎)

岳美中医案:邵某某,眭某某两位女同志,均患少腹作痛。邵腹痛,白带多,头晕,诊断为慢性盆腔炎,予以当归芍药散作汤。

方用:

当归9克,白芍18克,川芎6克,

白术9克,茯苓9克,泽泻12克。

数剂后,腹痛与头晕基本消失,白带见少。眭长期腹痛,小腹重坠,白带多,头目眩晕,投当归芍药散作汤用,三诊,腹痛白带均减,改用少腹逐瘀汤治其白带症。(《岳美中医案集》)

按语:两例均有腹痛、带下、头目眩晕,肝郁脾虚,气滞湿盛之候,正为当归芍药散所主。改散作汤,力更胜也。

二、痛经

任存德医案:刘某,女,37岁,1990年3月5日初诊。经行腹痛,伴心悸、头晕、耳鸣。素有痛经史。腹内有一痞块,压痛明显,近日痛剧。舌边紫,脉细涩。证属血瘀,胃内停饮。治宜活血健脾利水。

用当归芍药散化裁:

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

云苓10g,白术10g,泽泻10g。

每日1剂,水煎服。共服12剂后腹痛止,痞块消失而痊愈。(国医论坛1995;<5>:15)

按语:本例素有痛经史,腹内痞块、舌边紫、脉细涩皆为瘀血之象,其心悸、头晕、耳鸣属胃内停饮。当归芍药散具活血散瘀、健脾利水之功,理法合拍,故能奏效。

三、滑胎(习惯性流产)

李兰航医案:倪某某,女,32岁,农民。怀孕三胎皆于2~4月间流产。现停经70天,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尿妊娠试验阳性。三日前开始阴道出血,淋漓不断,伴有腹痛腰酸,少腹坠胀。因前三胎均用西药治疗未效,要求服中药保胎。视其面色萎黄,目睑轻度浮肿,舌苔薄白质淡胖,脉细弱。症由肝脾两亏,气虚失摄,血不养胎,胎元不固,治以当归芍药散化裁。

处方:

当归身、炒白芍、茯苓各12克,

川芎5克,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

升麻5克,阿胶10克(化冲),艾叶炭5克。

服药3帖,腰酸腹痛均减,面消肿,阴道出血止,少腹坠胀亦减轻。胎系于肾,续予上方加川断、菟丝子各12克,连服7帖,诸症消失,足月分娩一女。(江苏中医杂志1982;<5>:36)

按语:肝脾两亏,气血虚弱,胎失所养,以当归芍药散加减治之。加升麻、黄芪以增提摄胎元之力,去泽泻以避其分利伤气之性,减川芎以防其走窜损伤胎元矣。

四、不孕(慢性输卵管炎)

赵三立医案:谢某某,27岁。1978年2月5日初诊。婚后5年不孕。月经后期,量少色淡,面色萎黄,饮食不振,胁肋胀满,腹痛绵绵,小便不利,下肢浮肿。脉沉,舌质淡,苔薄白。某医院诊为慢性输卵管炎。此乃肝脾不调,予当归芍药散加丹参30克,败酱草20克,山楂15克,延胡索、香附各10克。以上方为基础,调治4个月,月经恢复正常,余症基本痊愈,同年7月怀孕。(浙江中医杂志1990;(4>:81)

按语:本案脉证所现,为肝脾不调,气郁湿阻,用当归芍药散加理气调经之品而愈。因外有报道认为本方有调节性腺的功能。


五、妇人交媾疼痛

曹习诠医案:杨某,37岁。1979年2月1日诊。近半年来每次性交时及以后均出现阴道及子宫胀痛,并向小腹放射,疼痛可持续3~5天不等,难以忍受。患者形体消瘦,精神不振,平素饮食少思,身软无力,睡眠多梦,带下量多色白,外阴瘙痒,舌质淡苔白,脉弦细。

当归、茯苓、柴胡、枳实各12克,白芍、白术各15克,泽泻18克,川芎10克,甘草3克。服1剂,疼痛轻,饮食增加,白带明显减少。连服4剂,一切如常。随访至今,再无性交疼痛发生。(四川中医1990;<12):34)

按语:金匮云:“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于本案是见仲景之言,不我欺也。据曹氏报道,用本方治疗妇女性交疼痛16例,全部治愈,最多仅服5剂。

六、男子不育

程运文医案:顾某某,男,30岁,工人,1986年4月24日初诊。婚后四年没有生育,女方妇检无妇科病。患者身体外表健康,性生活正常,四处求诊无效,心情苦闷,下腹偶有隐隐刺痛,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苔白腻,脉弦细。精液分析:2小时以上不液化,精子成活率45%。证属肝脾不调,瘀水互结,阻滞精室。治拟健脾调肝,活血利水,

方用当归芍药散改汤:

当归、白芍、白术、茯苓各30克,川芎、泽泻各20克。

30剂后,下腹隐隐刺痛消失,精液分析见l小时左右液化,精子成活率65%。药已中鹄,上方续服30剂,精液分析报告25分钟液化,精子数1.2亿/ml,精子成活率85%。1987年8月13日其妻生一女孩。(国医论坛1990;(3>:12)

按语:水瘀互结,阻于精道,乃至不育。当归芍药散化瘀利水,疏通精道,因而获效。

七、胁痛(慢性肝炎)

张育清医案:李某,男,36岁。1986年4月初诊。患慢性肝炎3年,叠经中西医治疗,无显效。症状时轻时重,肝功能一直未完全正常,长期病休。诊见右胁闷胀隐痛,体倦乏力,纳谷不香,大便先结后溏,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腻、舌质偏黯,脉濡。体检:肝肋下一指,质地中等,轻度压痛。肝功能:谷丙转氨酶40,麝香草酚浊度7;硫酸锌浊度18,脑磷脂胆固醇絮状试验(++),表面抗原阳性。证属肝脾不和,湿邪内停,兼夹瘀滞,

拟当归芍药散加味治之。方用:

当归、白芍、白术、泽泻各12克,川芎10克,茯苓、党参、虎杖各15克。

服12剂后,症状明显好转,嘱守方调治。坚持服药2月,症状消失,复查肝功能正常,表面抗原亦阴转,恢复工作。(浙江中医杂志1990;(4>:181)

按语:(原按)慢性肝炎的治疗颇为棘手。由于症状错综复杂,辨证分型,莫衷一是,药或杂投,利少弊多。临床上既见脘痞、泛恶、纳呆、便溏、乏力、舌苔腻等脾虚湿停的症状,又有肝区疼痛、肝脏肿大、质地改变,甚至肝掌、蜘蛛痣、舌质瘀黯等气滞血瘀的表现。其病理演变规律体现在病程的不同阶段,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湿停、气滞、血瘀的变化。在脏腑病变上,以肝脾两脏功能失调尤为明显。鉴于此,笔者抓住其病机变化,援用《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对该病进行调治,获得满意的效果

八、不寐

程运文医案:费某某,男,43岁,干部,1986年9月11日初诊。五年前因脑外伤而致失眠,虽多方治疗,仍反复发作。近两个月来,睡前需饮黄酒半斤始能睡五小时左右,约五十天后,饮酒无效,失眠又作,且日趋加重,终致彻夜不寐。服中药罔效,服安眠酮仅能睡两小时左右。伴头昏胀痛,心慌心悸,晨起恶心,精神不振,健忘,纳谷不佳,面色晦暗,目眶黧黑,两睛混浊少神,舌体胖大,舌底静脉淤张,苔自滑,脉弦滑。证属淤血阻滞,水湿内停,淤水互结,扰乱心神。治拟活血利水,用当归芍药散改汤:

当归、白芍各15克,川芎、泽泻各30克,白术、茯苓各20克。

5剂后,入夜能睡四小时左右,诸症亦得缓解。又服10剂,夜寐可达七小时左右,诸症消失。随访一年未发。(国医论坛1990;<3>:12)

按语:病起于脑外伤后,面色晦暗,舌底静脉瘀张,瘀也;目眶黧黑,舌体胖大,苔白滑,脉弦滑,水也。水瘀互结,扰于神明,而致不寐也,故用当归芍药汤化瘀利水获效。

九、嗜睡

程运文医案:季某某,女,38岁,工人,1985年5月11日初诊。患嗜睡症已三年,发病时每日可睡20小时以上,呼之能醒,醒后又睡,睡眠时可见眼球不停转动,一日三餐靠喂流汁,一般连续睡眠五至七日不等。经行量少,头昏胀痛,纳谷不佳,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边有瘀斑,苔中自腻,脉濡缓。证属肝脾不调,瘀水互结,上蒙清窍。治拟健脾调肝,活血利水,方用当归芍药散改汤:

白芍、白术、茯苓各20克,当归、川芎、泽泻各30克。3剂后,嗜睡症解除,上方又服20剂,诸症消失,后用上方做丸,调治固效。随访一年未见复发。(国医论坛1990;(3):12)

按语:上案水瘀互结,上扰神明,导致不寐。本案舌脉所见,仍为水瘀互结,若上蒙清窍,可致嗜睡。病证虽异(反),病机相同,故皆可用当归芍药汤取效。‘可见中医“异病同治”之深奥。

文摘自《金匮名医验案精选》

闽ICP备20220079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