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天士四大调理脾胃法门与五类脾病新方

叶天士(1666年,一说1667年—1745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居上津桥畔,故晚年又号上津老人。清代著名医学家,“温病四大家”之一。

 叶天士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在温病学上的成就,尤其突出,是温病学的奠基人之一。 首创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大纲,为温病的辨证论治开辟了新途径,被尊为温病学派的代表。 

主要著作有《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



叶天士四大调理脾胃法门

脾胃学说,世称东垣最精,所著补中益气、调中益气、升阳益胃等方,有功医林,固属不浅。然东垣的立论与观点,原以内伤劳倦为主,用药多是甘温益气升阳,符合《内经》“劳者温之”之义。

如若病者不属于劳倦,属阴亏阳旺之躯、热病初愈之体,则阴津不充的倦怠不食,补气升阳皆非所宜。

叶氏医案中还有“胃腑主乎气,气得下行为顺,东垣有升阳益胃之条,似乎相悖”(《三家医案合刻·叶天士医案》)。

昔日高鼓峰在《医家心法》中有言:“殊不知肠胃之为物,最喜润泽,试以羊豕之肚观之,必是滑腻稠黏,如液如脂,如膏如泽,在人胃亦如之,所谓阴也。”

《内经》有“五脏以藏为用,六腑以通为补”之说,脏腑阴阳性质不同,用药自别。叶氏根据《内经》之旨,说明“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脾喜刚燥,胃喜柔顺”。

故徐灵胎在《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眉批:“名言至论,深得《内经》之旨,此老必有传授其学,不尔,未能如此深造也。”观徐氏之评,似不为过。

东垣创立脾胃学说,其功固伟,但只是将脾胃笼统而言,未把一脏一腑的阴阳性质精详分别,这是美中不足。脾胃学说东垣创于前,叶氏善其后,叶氏可谓东垣的功臣,至此,脾胃学说更臻完备。兹将叶天士调治脾胃的阴阳四法列于下。

1.温通胃阳法(《临证指南医案·噎膈反胃门·朱案》)

【主治】胃阳衰微。纳食甚少,脉右濡缓,知饥不欲食,或胃痛,呕吐,泛吐清水,口淡无味,脘腹胀满等。

【处方】人参9g,制半夏9g,白茯苓9g,生姜汁2匙,白香粳米18g。

【加减】脉细,胃阳极衰者,加淡附片,干姜易生姜汁;肝木乘胃,气升至咽,懒食脘痞者,加木瓜、乌梅;脘腹胀满者,去生姜汁、粳米,加枳实、干姜;泄泻者,去半夏、粳米,加益智仁、荷叶。

【体会】叶氏用药,悉本《内经》之旨,《内经》云:“六腑以通为补,五脏以藏为用。”胃为阳明阳土,多气多血,体属二阳,阳本不虑其少。盖胃为水谷之海,日以纳食消化为职,若饮食不节,水湿内停,每伤胃阳,其在衰弱体质及老年、病后、胃阳不振者,尤为多见。胃主承纳下降,以通为用,故凡辛香刚燥之药,非胃所宜,即白术、甘草、陈皮、砂仁、益智之属;而四君、六君、异功等方,竟是治脾之药,辛香伤胃,呆钝守中,非胃腑宜通之法。

如知饥不食,或朝食不能暮食,是皆胃阳既伤,浊阴僭踞,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补而走者,不能振其衰。叶氏云:“胃虚益气而用人参,非半夏之辛,茯苓之淡,则非通剂矣。”故治胃宜通立法,用生姜以理胃阳,佐粳米以和胃阴,方中有刚柔互济之美。

2.清养胃阴法(《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某案》)

【主治】胃阴不足。食欲不振,或温热病后,热耗胃津,口干不食,以及肺胃阴虚所致喉痒、咽痛、音哑、咳嗽、吐血、盗汗等。

【处方】北沙参15g,原麦冬9g,川石斛9g,白扁豆12g,肥玉竹12g,白粳米18g。

【加减】咳嗽痰黏者,去麦冬,加杏仁、茯苓;温热病后口干者,加梨汁或蔗浆;吐血者,去粳米、玉竹,加生地、阿胶;盗汗者,去粳米、白扁豆,加牡蛎、五味子。

【体会】叶氏云:“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盖太阴之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治在胃也,东垣大升阳气,治在脾也。”此即《内经》“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的以通为用之理也。

《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中华岫云曰:“若脾阳不足,胃有寒湿,一脏一腑皆宜于胃燥升运者,自当恪遵东垣之法,若脾阳不亏,胃有燥火,则当遵叶氏养胃阴之法……故凡遇禀质木火之体,患燥热之症,或病后热伤肺胃津液,以致虚痞不食,舌绛咽干,烦渴不寐,肌燥熇热,便不通爽,此九窍不和,都属胃病也,岂可以芪术升柴治之乎?故先生必用降胃之法。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论力辟世间不究脾与胃生理功能之异同,以治脾之药笼统治胃之弊,阐述叶氏“宜凉、宜润、宜降、宜通”治胃之法。

叶氏后来居上,发挥东垣脾胃论说,使脾胃学说更臻完备。本方从《金匮》麦门冬汤变化而来。麦门冬汤,原为养胃生津,治虚火上炎、咳逆上气之证。今减半夏之辛燥,加石斛、白扁豆、玉竹之甘润,去甘枣之守中,欲其通而不守之义。此法可治多种病证,凡肺胃阴亏引起之病,概可施用。

但得胃津充足,水精四布,则余热可除,阴虚得复,喉痒、咽痛、咳嗽、失音、吐血、盗汗、便秘、溺赤诸症均解,不特不食而已。



3.温运脾阳法《临证指南医案·脾胃门·周案》

【主治】脾阳衰弱。能食不运,或胀满,便溏,形寒怯冷,肢凉腹痛,脉象沉细等。

【处方】白术6g,茯苓9g,益智仁6g,淡干姜6g,荜茇6g。

【加减】腹胀甚,加厚朴、陈皮;肢凉脉细,加淡附片;寒湿盛,加草果;虚弱甚,加人参。

【体会】脾为太阴湿土,太阴之阳既伤,不能运布中气,俾阴寒窃踞,中焦滞钝。《内经》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太阴所至为胀满”是指湿土壅阻,阳失旋运之谓,故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即是,大忌阴腻静药。

昔东垣脾胃论升降,叶氏用药究动静,二家各阐精义,则脾胃之治,似无遗蕴。脾宜温,干姜辛热以温之,益智仁、荜茇为佐;脾恶湿,以术燥之,以苓渗之;据理可入甘草调味和中,因甘先入脾。

唯叶氏用药,除调中、益营、补气、缓中、守中等剂外,均不入甘草。因治上焦气分,欲其气机之流畅,治下焦阴分,欲其迅速而下达;否则气因甘而壅,湿得甘而滞,无使气机之通畅耳。

4.濡润脾阴法《临证指南医案·便闭门·周案》

【主治】脂液枯槁,脾阴不足。大便秘结,胸脘嘈杂。

【处方】火麻仁12g,苦杏仁9g,大麦仁12g,柏子仁12g,全当归9g,白芍9g,蜜50g。

【体会】脾为太阴之脏,原富脂液之所,今脾体虚而脂液枯少,则脾气不得散津,失其转输功能,大便坚如弹丸,仲景称为“脾约”。

脾约者,脾因津液枯燥,约束其功能而失其津液四布之谓。今减去麻仁丸中大黄、枳实、厚朴之泻腑,加全当归、柏子仁、大麦仁、蜂蜜等味,则纯属濡润脾阴之方,已无攻克、燥涸之苦,对于热病津枯、产后血虚、老年肠燥所致之便秘最宜。

上述调理脾胃阴阳四法,胃为阳土,法宜润降,脾属阴脏,治宜温运,是谓正治;然病变无穷,阳腑有阳伤之疾,阴脏有津枯之患,故有养胃阳,救脾阴之法者,乃为变治。

知其常,识其变,则治脾胃之法尽之矣。
本文选自:《叶方发微》(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俞岳真著,俞行整理)


叶天士创制的脾病新方

叶天士,医学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他为清代著名医家,四大温病学家之一,对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治疗中,叶天士擅用化裁成方,除此之外,他还创制了不少新方。这些新方,按法立方,结构严谨,颇有创新,疗效卓著。叶天士创制的脾病新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下文的总结。

脾病方


1脾气虚弱


叶氏常用四君子汤、小建中汤、异功散、戊己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神汤、归脾汤等。新方有:
1.谷芽半夏曲方(健脾益胃)
谷芽、半夏曲、橘白、茯苓、木瓜、煨姜。治脾气虚弱、知饥少纳(不食)。
2.人参羌活方(补中升阳,祛风胜湿)
人参、茯苓、泽泻、炙甘草、防风、羌活、独活、细辛、生姜、大枣。治湿热久痢、脾肾受伤、下痢肛坠,为升阳益胃汤的变方(痢)。
3.人参石脂汤(温涩止泻防脱)
人参、粳米、炮姜、赤石脂。为桃花汤变方,治久痢阳明不阖(痢)。
4.健中运湿方(健中运湿)
人参、半夏、新会皮、茯苓、枳实、地栗粉、金石斛。治脾虚生痰湿、哮喘。

2脾阳不足

叶氏常用黄芪建中汤、大建中汤、理中汤、治中汤、苓姜术桂汤、苓桂术甘汤、缩脾饮、益黄散、桃花汤、禹余粮丸、黄土汤等。新方有:
1.加减建中汤(辛甘化阳)
人参、桂心、归身、白芍、炙甘草、茯神、南枣、川椒、饴糖。治劳伤阳气、脘中痞痛、脉濡涩(虚劳)。
2.温通脾阳方(温通脾阳)
白术、茯苓、益智、附子、干姜、荜茇。治能食少运、便溏(泄泻)。
3.干姜荜茇方(温通脾阳)
半夏、茯苓、陈皮、干姜、厚朴、荜茇。治脾阳式微、不运气机、脘痹不饥、便溏(不食)。
4.治中法方(温运脾胃)
於术、茅术、益智、干姜、胡芦巴、茯苓、木瓜、荜茇。治中阳伤而湿聚、腹痛泄泻(泄泻)。
5.人参干姜方(温运中阳)
人参、干姜、半夏、熟附、茯苓、草果。治中阳不运、脘痞肢冷(痞满)。
6.白术厚朴方(温中除胀)
生白术、茯苓、厚朴、肉桂、姜汁。治胸腹胀满、痰多(肿胀)。
7.温中化湿升阳方(温中化湿升阳)
茅术、厚朴、升麻炭、炙甘草、附子炭、炮姜炭、当归、煨葛根、新会皮、黄土。治脾胃阳弱、泄泻腹痛、便血(便血)。
8.草果茯苓皮方(温通脾阳,调气利湿)
草果、茯苓皮、大腹皮、广皮、青皮、厚朴、猪苓、椒目。治脾阳不运、水湿泛滥、胀满便泻(肿胀)。

3湿热蕴脾

叶氏常用猪肚丸、清暑益气汤、绛矾丸、肥儿丸、干蟾丸等。新方有:
1.茅术广皮方(脾胃双调)
茅术、广皮、丁香、黄柏、草豆蔻、川连、厚朴、茯苓、泽泻。治湿热伤及中焦、食入胀满(肿胀)。
2.於术鸡肫方(运脾消积开痞)
於术、内金、川连、厚朴、陈皮、姜渣。治脾胃气伤、积聚内起(积聚)。
3.疏脾降胃方(疏脾降胃祛湿)
金斛、厚朴、枳壳、广皮白、苦参、神曲、苓皮、麦芽。治脾不运、胃不降、食下腹胀、大便不爽(肿胀)。

4寒湿困脾

叶氏常用平胃散、醉乡玉屑、实脾饮、和中丸、防己茯苓汤、术附汤、甘姜苓术汤、苓姜术桂汤等。新方有:
1.良姜姜黄丸(温脾化湿开通)
良姜、姜黄、茅术、丁香、草果、厚朴。治脾寒夹湿、心痛引背(胸痹)。
2.茅术乌头方(散寒祛湿止痛)
茅术、川乌、姜汁、白芥子、厚朴、广皮、荜茇、茯苓。治寒湿郁阻肢节痹痛、胃痛、便溏(湿温)。
3.温脾汤(温脾燥湿截疟)
草果、桂枝、生姜、厚朴、蜀漆、茯苓。治寒湿犯脾胃、三日疟(疟)。

5脾营阴不足

叶氏常用参苓白术散、当归补血汤、八珍汤、养营汤、四兽饮等。新方有:
1.当归肉桂方(温养营血)
当归、炙甘草、肉桂、茯苓、炮姜、南枣。治营分虚寒、脐腹痛(腹痛)。
2.归身柏子仁方(补营润燥)
桃仁、归身、柏子仁、桂圆、黑芝麻。治营虚脘痛、得食得按则缓(胃痛)。
3.人参乌梅汤(敛养脾阴)
人参、山药、炙甘草、乌梅、木瓜、湖莲。治痢久阴伤、口渴微渴(痢)。
本文选自:《叶天士诊治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陈克正主编)


闽ICP备2022007971号-1